我好好想想吧 发表于 2022-9-1 21:59:03

育儿路上,父母要战胜育儿焦虑,“慢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十全十美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焦虑,懂得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放慢自己的脚步,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让孩子一点一滴地进步。

对孩子要有耐心,用爱浇灌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提倡慢养。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这充分说明了,对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持久战。生活中我们要有耐心,用爱浇灌,孩子才能快乐、茁壮地成长,而急性子焦虑的父母却很难领会其中的奥妙。女儿一年级时,有一次语文单元测试只得了70分,老师要求家长在试卷上签字。女儿放学回到家,支支吾吾地对我说:妈妈,这是我们的语文测试卷,老师让你在上面签字。看到女儿说话的样子,我猜测这次她考得不怎么样。果然,接过试卷一看:70分。虽然分数很低,但是我还是很平静地说了一句:分数不高啊。其实女儿在学习方面还是很努力的,这次没考好,大部分出错在拼音方面,卷子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也跟女儿平时练习拼音少了有关。我拿出卷子,耐心地跟女儿分析到:宝贝,70分确实不高。我看卷子上,大多是因为拼音拼写出错。所以,如果以后你每天复习5个字母,那么每周考试就有可能多考5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你就能进步很多了。女儿算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每天复习5个字母一点都不难,这样的话,到期末考试,我能多考二三十分!。对啊,所以你一定要加油!我继续鼓励她。女儿说到做到,每天睡前会自觉地复习5个拼音字母,到了期末的时候,测试卷子考了90分。她很开心,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我们不能以孩子一次的失误来评断孩子,要耐心地引导和多花些心思来教育,用爱浇灌,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父母要允许孩子慢慢成长慢养,就是让孩子在学习技能类知识之外,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完善个性,观察世界,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人生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只有放慢脚步,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听到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同样,只有慢下来,孩子才能对身边的一切产生新的感悟。我们都知道孙俪邓超真的是一股清流,愿意放慢节奏,陪孩子晒太阳、旅行、玩耍,陪他们慢慢长大。陪孩子们一起观察孵化小鸡。
所以,与单纯的说教方式相比,生活、自然化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比如,周末我们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带孩子去爬爬山,让他们体会巍然屹立的群山,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要懂得坚持、有毅力。让孩子多做家务活,意识到责任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这种慢养方式,并不是想让孩子学到多少东西,而是通过不断地体验,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生命、体味人生。

顺应孩子的天性成长美国加州大学的儿童心理学专家艾莉森·戈普尼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养育的道路上,我们不应该只是做个木匠,而要做一个园丁,他更像一颗种子、一株植物,携带原生基因,同时又有千姿百态的成长可能。《揠苗助长》的故事想必都不陌生,我们都不会赞成故事中所犯的错误。可在教育孩子期间,父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犯这样的错误,而且还不自知。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对儿子管教得很严苛,儿子不到3岁时,就会背诵近百首的唐诗。4岁时,就对大街上的汽车品牌如数家珍。不得不说,孩子小时候确实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是到了小学二年级时,孩子忽然得了抽动症,不仅身体会时不时地抽动,还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后来,孩子不得已退学,去接受心理辅导及药物治疗。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不想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盲目地追求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这有违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过早地对孩子进行知识灌输,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就好像一棵幼苗,只有不断地吸取养分才能茁壮成长,我们不能希望孩子一蹴而就或是揠苗助长,更多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和细心的教育。
寄语: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我们需要慢下来,回归到心灵深处去探索最符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样才有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育儿路上,父母要战胜育儿焦虑,“慢养”出来的孩子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