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鸡薄薄的鸡蛋壳竟大有讲究?!

[复制链接]
查看6815 | 回复0 | 2024-8-13 1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蛋鸡规模养殖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蛋鸡养殖周期的不断延长,蛋壳质量逐渐成为直接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蛋壳是如何形成的?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老乡鸡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探究蛋壳在蛋鸡体内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01鸡蛋的形成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鸡蛋是怎么形成的。
  母鸡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和输卵管两个部分,而输卵管是由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泄殖腔组成。卵泡成熟、破裂后释放卵子,卵子被像喇叭口一样的输卵管漏斗部接收,进入输卵管的膨大部,然后通过峡部下行到形成蛋壳的子宫部,最后进入泄殖腔产出体外。蛋鸡泄殖腔温度41.5℃左右,环境温度18-30℃之间,鸡蛋在外部环境中遇冷收缩,形成气室。大约需要24h左右,一枚完整的鸡蛋在输卵管中形成。
  鸡蛋中的内浓蛋白、卵黄膜和系带在漏斗部形成;膨大部是合成内稀蛋白、外浓蛋白和外稀蛋白的重要场所;峡部形成鸡蛋的内外壳膜;蛋壳则是在子宫部形成的:鸡蛋离开峡部时,蛋壳膜是松弛的,进入子宫部后会膨胀变得紧致,水分通过蛋壳膜使蛋白体积翻倍,然后流经子宫血液中的钙等形成蛋壳需要的物质沉积到蛋壳外膜上而形成蛋壳。
  02蛋壳的结构
  蛋壳虽然看上去薄薄的一层,但是从超微结构来看,可分为壳膜、乳突层、栅栏层、晶体层、色素层以及角质层(又称胶护膜),每一层在蛋壳形成过程都起到各自的重要作用,如果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蛋壳质量。
  蛋壳膜包括内壳膜和外壳膜,由包裹蛋白的纤维网组成,厚度约为65——69微米。蛋壳膜内层较为密实,阻碍微生物入侵鸡蛋内部。蛋壳膜外层是纤维状物质相互交织形成的保护膜,疏松且多空,微生物可以透过。膜外层和蛋壳乳头层紧密连接,支撑着矿化壳。蛋壳膜形成或结构中的任何破坏都会阻止蛋壳的正常矿化,导致蛋壳结构变差、蛋壳强度变弱。
  乳突层是蛋壳栅栏层和垂直晶体层的结构基础,主要成分为有机质,乳突融合速度及程度决定栅栏层碳酸钙晶体间的孔隙大小以及乳突层和栅栏层相对厚度。乳头层分布出现问题会导致蛋壳结构出现问题而使蛋壳硬度下降。
  栅栏层是钙盐开始沉积的部位,由浓密的钙结晶物(96%的碳酸钙及少量的磷酸三钙和碳酸镁等)形成栅栏状,厚度占整个蛋壳的1/3。栅栏层决定蛋壳有效层厚度(约占蛋壳总厚度60%),是承受外力的主要结构层,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薄壳蛋甚至软蛋。
  晶体层是钙盐最后的沉积层,晶体层中晶体排列整齐且垂直于蛋壳表面,能使蛋壳表面更加坚硬、平滑。
  色素层是色素沉积于垂直结晶层和角质层形成的。不同蛋壳颜色是由不同色度的色素形成的,最主要的物质为原卟啉和胆绿素,都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色素从血中转移到肝脏,然后再转运到子宫中。色素的转运和代谢如果出现问题使蛋壳颜色变浅。
  角质层是蛋壳的最外层,主要成分为糖蛋白、脂类、磷等,厚约12微米,在蛋鸡产蛋前1.5h形成。角质层使刚产的鸡蛋表面更平滑和光鲜,可以阻挡细菌进入鸡蛋内部。角质层表面有大约6500个小气孔,这些气孔直接和壳内膜相通,可以使鸡蛋进行气体的交换和鸡蛋内部水汽的溢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华为鸿蒙 HarmonyOS NEXT 系统支持安装预加载
下一篇:老乡鸡官网伏天高温防热应激的管理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36

主题

0

回帖

1936

积分

士兵

Rank: 1

积分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