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能给人工智能带来啥?

[复制链接]
查看6760 | 回复0 | 2024-8-12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电器开拓市场的潜力 需要产业释放。光电传感器为您解读------传感器能给人工智能带来啥?
  尽管传感器在研究层面展现出AI产业驶入蓝海的潜力,但在产业界却不温不火。
  有分析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有芯片和传感器两个方向,在芯片领域国内还有几家数得出的企业,而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脑电波的测量仪器基本是进口产品,传感器的精度等性能比较稳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张运红说。东南大学相关学科实验室数据记载,六维力传感器一个大概10万元,基本来自进口。
  相较于应用层面和系统层面,这个起着支撑作用的“栋梁”元件没能入得大多数投资者和产业者的眼。“不会讲故事,引不来投资,”有分析这样调侃。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戴国忠的观点更加系统,胶带“传感器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着力方向,”他对这两个领域60年来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得出规律:人工智能热的时候,人机交互的发展将处于低谷。而人机交互受关注时,人工智能的热潮就会反落回去。
  这样的此消彼长可以追溯到它们诞生时,“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约翰·麦卡锡等人提出人工智能时试图构建能复制人类行为的计算机系统,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约瑟夫·利克莱德提出人机交互时,则是希望机器能够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戴国忠说,追求目标趋同,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全不同。
  尽管在实际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二者是难分彼此的,这种学术上的区分很大程度上更有助于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均衡发展,避免“一哄而上”“一头热”。
  工地安全传感器遇冷正在引得业内观察者的关注,希望那些冷门但重要的AI必备区域,不会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而是能够推进AI实现一个整体进化。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施耐德携手合众慧能共绘数据中心绿色新画卷
下一篇:第三届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影响力奖”启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67

主题

0

回帖

1867

积分

士兵

Rank: 1

积分
1867